{{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另有電子書可供選購*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生死就是心的旅程
藏傳佛教最深刻的生死學
拓展你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想像與理解
一切顯相都是由心所生,
培養正面的心境,就會產生正面的顯相,
此生、中陰和未來世的顯相,也會變得越來越正面。
看透生老病死的本質,就會知道現在如何活得更好!
死亡離不開每一個瞬間,也發生在每一個當下。這就是無常。
對於尋求精神解脫的人而言,中陰救度法是開啟人類內心深密處之鑰。
一個人死後,神識就踏上非常重要的死後中陰旅程。在這關鍵時刻,你可以決定自己去哪裡。為了能安全通過中陰,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實相,並在生前做好準備。
本書包括〈推薦序〉、〈前言〉、〈第一章‧為死亡做準備〉、〈第二章‧走過臨終中陰〉、〈第三章‧法性中陰的根本明光〉、〈第四章‧法性中陰的頓顯明光〉、〈第五章‧走入投生中陰〉等部分,創古仁波切在書中的開示提供嶄新的中陰角度,將重點放在此生如何修行和死後中陰經驗發生的關係,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法,而不是面對死亡臨時抱佛腳,這讓我們能充分利用現在的生命,為死亡做完備的準備。
本書內容非常實用,絕對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修持。
本書特色
一位修行人要做的,就是看透生老病死的本質,證得遠離這些痛苦的解脫。
知道如何死亡,就會知道現在如何活得更好。祝福每一位!——第17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 推薦
對一位具有佛法常識的禪修者來說,死、活都是生命的一個階段,一個過程,相互有密切關連,而且清楚知道腦電波停止並不帶表示「死亡」!
這本書是一本「死亡無懼」手冊,仁波切教導我們用具體且實用的方法來面對死亡。──陳履安 推薦
◎ 人生必修課──中陰救度法
生死發生在每個當下,生死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死亡不只是臨終與已逝者,更是活著的人必須要面對的日常。
◎ 從出生到死後的中陰現象完整呈現
死亡的實相是什麼?怎樣面對?怎樣準備?怎樣才能有把握不把自己和親人的生命搞砸?
本書是創古仁波切以「心的旅程」為題,嶄新詮釋中陰的現象與因應之道,脈絡清晰、解說簡明。
◎ 教導如何在日常修持,達到圓滿的人生
本書不注重寂忿諸尊的詳細描述,強調各種修持─止、觀、大手印、加行、本尊瑜伽、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個人臨終、中陰經驗之間的關係。修行者將本書所教授的中陰救度法應用在日常修持中,將可引導自身依循心的本性,往正確的方向走,從此岸到彼岸,圓滿生命的旅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Thrangu Rinpoche)
創古仁波切為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總經教師,曾任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導師,是噶舉傳承當代禪師暨學者。1968年榮獲格西學位,學養、修證、講學、著述,無不圓滿,也是藏傳佛教寧瑪、噶舉、格魯及薩迦四大教派一致推崇的大師。
仁波切致力弘法利生的佛行事業,建寺興學,講學傳法,不遺餘力。一生遵循上師的教導,依教奉行,他說:「我的這些頭銜就是代表自己的責任,要利益眾生、弘揚佛法。」逾八十歲的仁波切,如今依然不辭辛勞,每年巡迴世界各地,弘法利眾。
著作:《快樂轉心法》《成佛的藍圖》《直指法身》《惹瓊巴傳》《帝洛巴傳》《止觀禪修》《尋找來世的居所》《一生所衷》《密勒日巴的老師說》《不動佛》《幸運到老》《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三摩地王經實修講記》《正念減壓,有壓力,不煩惱》等。
譯者簡介
英譯中/鄭振煌
1945年出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長期致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為華文,翻譯漢傳佛教為英文。於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審訂
堪布羅卓丹傑
曾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研習漢傳佛教,1997年19歲時開始追隨第17世大寶法王總經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出家,2003年獲創古仁波切授與「堪布」學位,2016年臺灣大學EMBA畢業。現長期擔任第17世大寶法王、創古仁波切等傳承上師之中文翻譯,並從事佛法教學和藏中筆譯等工作。
翻譯作品:《四加行,請享用》《愛的六字真言》《第一護法:瑪哈嘎拉》《練習坐,找到心》《密勒日巴的老師說》《不動佛》《慢慢走,快快道》《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等書。
目錄
目錄
◆ 推薦序 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推薦序
◆ 推薦序 死亡無懼手冊 文/陳履安
◆ 前 言 當下做準備 文/卡瑪謝珠卓吉升格卡東喇嘛
◆ 導 言 安度中陰的智慧文/札西南甲喇嘛
◆ 導 讀 穿越生死的是心 文/鄭振煌
◆第一章‧為死亡做準備
金剛總持祈請文
認識中陰
自然中陰
三種心的禪修
問與答
◆第二章‧走過臨終中陰
三種人的中陰身
死亡的徵象:「五大」逐一分解
成佛的契機:貪瞋癡妄念的止息
減弱煩惱的三種法門
問與答
◆第三章‧法性中陰的根本明光
何時修持破瓦法
五種破瓦法
法性的明光中陰
問與答
◆第四章‧法性中陰的頓顯明光
法性中陰兩個階段
頓顯的顯相
明光融合為一
結合融入智慧、智慧融入頓顯
認出體內寂忿百尊
活著時,以中陰為道
問與答
◆第五章‧進入投生中陰
險境的法寶─中陰聞教大解脫
投生中陰
問與答
【附錄】祈請文
求生淨土祈願文
祈請諸佛菩薩救度文
祈求護免中陰險善願文
六種中陰根本頌
文字試閱
第一章‧為死亡做準備
我很高興諸位能接受中陰教授。首先我要虔誦傳統的〈金剛總持祈請文〉,念誦時必須充滿信心和恭敬。接受中陰教授,並加以修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們已經出生為人。非常重要的是,不僅僅要接受這些教授,還要將它實踐出來。
了解中陰的過程並沒有那麼難,也絕非不可能把中陰教法修得好。其實,它正如同此生的一切顯相,都是由心所生,中陰的一切顯相,甚至未來世的一切顯相,也都是由心所生的。正面的心境,產生正面的顯相或經驗;負面的心境,產生負面的顯相或經驗。因此,如果此生能培養正面的心境,此生、未來世和中陰的顯相或經驗就會變得越來越正面。也許你會把中陰看成是很難控制的過程,事實上,只要你能培養正面的心境,就可以對中陰獲得某種控制。
在大成就者的教授中,我們發現對於中陰的分類各有不同,主要是分成六種中陰或四種。如果我們採用四種中陰的分類法,第一種是:介於生和死之間的自然中陰。自然中陰和死後的中陰似乎有些不同,但更為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利用它來修行,並為死亡和死後的各種中陰預做準備。如此透過修行,我們可以在這個自然中陰階段培養某種力量,當死時的法性中陰和死後的投生中陰來臨時,就可以幫助很大。所以我要先談四種中陰的第一種:介於生和死之間的自然中陰。
自然中陰
在目前生與死之間的自然中陰階段,我們該怎麼修行才能為死亡做準備呢?目前的自然中陰,與死後發生的投生中陰,二者最明顯的差異是顯相的品質不同。
不管我們的心多麼不穩定,目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顯相,都是以我們的肉身為基礎的,因此顯相發生的地方和地點都是穩定的。譬如,在目前的狀況下,當我們想到別的地方時,我們的心仍然會留在此時所處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心被我們的身拘留在這裡。所以在生死之間的自然中陰階段,顯相的特色是發生在肉身上,具有穩定性。
然而在投生中陰時,因為身和心已經分離,心不再被肉身所拘束,所以心是不穩定的。心一想到某個地方,當下就到達那個地方;即使心想留在原來的地方,都辦不到。因此,在心被身所拘束的這一世練習禪修,將對未來的中陰階段幫助很大。如果你在活著時練習禪修,你所獲得的最大利益是:心得到控制,也得到自由。如果你不練習禪修,就不能在中陰階段,把心送往自己所希望的地方去,或把心專注在自己所選擇的所緣境上。透過禪修,你就有能力把心鎖定在自己所選擇的所緣境上,凝住不動。禪修產生心的穩定性,將對死後的投生中陰幫助極大,因為那時候唯一的穩定力量來自於心,不像生前可以靠身體來發揮穩定作用。
人如果沒有任何的禪修經驗,死後心一進入中陰,意識就會絲毫不受控制的四處流蕩。他們不能控制中陰所發生的現象,所以就沒有能力主導或控制轉世。反之,如果有某些禪修經驗,就可以控制心,得到心的穩定性,死後一進入中陰,就可以有某種程度的控制力或自由度。
從臨終過程開始到轉世的這一個階段非常重要,死者或中陰身不可以被外境所干擾,不可以讓心流蕩,必須不放逸。如果能藉助生前的禪修力量,就可以在中陰身階段,避免痛苦,避免轉世到惡道,並且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切,發揮或多或少的控制作用。這是禪修非常重要的許多原因之一。從踏上修行之路開始,止禪(奢摩他)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