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另有電子書可供選購*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所有要走的路、修持之道
都離不開你的心
但是,心在哪裡呢?
自己的心要自己去找
很多事情只要去練習
就能夠養成習慣
找到心,你才能安定下來
獲得真正的快樂,不再煩惱
本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練習坐〉教導「止」的禪修。「止」的禪修是「觀」的基礎,沒有「止」禪修的定境,更惶論要達到「觀」的解脫智慧。怎麼樣讓你的心不散亂,怎麼樣真正找到心,如何才能越來越進步,堪布拉布透過最生活化的例子深入淺出的教導。
第二部分〈走入道〉教導「岡波巴四法」,最簡單的四句教法卻能涵蓋一切的法,從四法就可以檢驗你的修持到哪裡,堪布拉布並且直言不諱的提到許多人修了很久卻都是假修持,這裡告訴你為什麼。
第三部分〈問問題〉,看似散亂各自不同的奇怪問題,其實才是本書最精華之處,真正對修持有幫助的是口訣,口訣就是在一問一答中由指導上師解決你真正的問題,透過問題堪布拉布便能一語道破你的問題是妄想還是真實,看到你的修持境界。
本書特色
當代著名三年閉關指導嚴師——堪布噶瑪拉布
禪修親傳—口訣指導 ‧ 中文版首度上市
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爭相在堪布拉布指導的閉關中心閉關,
關房預約已經排到幾年後……
堪布噶瑪拉布是兩大閉關中心的指導上師
他教學嚴格但學生絡繹不絕
凡他指導過的學生
圓滿閉關後都有如脫胎換骨
他的口訣指導,尤如禪宗棒喝
讓你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如果你尚未接觸任何禪修
堪布拉布的教導會讓你打下正確的基礎
如果你的禪修一直停滯不前沒進步
或是你對修持越來越沒信心
堪布拉布的教導會帶你發現真正的問題
讓你的心越來越進步
重拾希望與信心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堪布噶瑪拉布/講述
主奔堪布噶瑪拉布,自小於岔岔寺出家,先後跟隨大成就者僧格、善知識噶瑪希阿、竹根仁波切、主奔耶喜炯內、創古仁波切、桑傑年巴仁波切等噶舉派上師座前,學習噶舉的經論、那洛六法、大手印,還有尼古六法等香巴噶舉的所有教法。以及在大堪布門色、晉美彭措法王、大堪布貝瑪策旺、堪布巴噶、堪布曲恰等二十多位大善知識、上師座前,聞思五部大論、密續、大圓滿等顯密教理多年並圓滿多年閉關。
堪布曾在岔岔寺閉關中心、創古高級佛學院、英國桑耶林佛學院,廣傳因明、戒律、對法、中觀、般若、那洛六法、大手印、大圓滿等佛法多年至今。
堪布已指導無數東西方學生實修,其教學以嚴格著稱,但世界各地的學生仍絡繹不絕的請求他指導閉關,凡他指導過的學生,圓滿閉關後都有如脫胎換骨。
目前堪布正在為創古閉關中心和英國桑耶林男女眾閉關中心,指導三年三個月的傳統閉關以及新創的六年非傳統閉關。
譯者簡介
堪布羅卓丹傑
出生於香港,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研習漢傳佛教,十九歲開始追隨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總經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出家。現長期擔任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創古仁波切等傳承上師之中文翻譯。
翻譯作品:《金剛亥母實修法》《四加行,請享用》《愛的六字真言》《第一護法:瑪哈嘎拉》《練習坐,找到心》等書。
目錄
壹、練習坐——止禪修
一、坐一坐,沒煩惱
要先想一想
大日如來這樣坐
呼吸要自然
姿勢能改變煩惱
平常心不平常
二、讓你的心不再唱反調
「止」有世間與出世間
關鍵在這裡
兩個常犯的錯誤
管住心的兩種方法
三、加持能懂你的心
不懂加持,佛也救不了你
心轉變了才是得到加持
不要再拜託上師加持了
修持是一件真誠的事
四、心的潛力無窮
相信輪迴的人這樣認為
怎麼把上師看成佛
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潛力
修持上師相應法
真正的修持是誠實的問自己
五、跟著做,心不再惹麻煩
心無法安靜時,這樣做
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最清楚
口訣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心不能隨便說說
圖解九住心,讓心聽話
解脫唯一的方法就是實修
貳、走入道——岡波巴四法
因法而開心
噶舉派的源流
佛法是讓我們降低煩惱的
大寶法王送的照片
佛陀沒有送禮物
漂亮的人卻沒鼻子
一、願心向法
解脫之道首要具備
假的黃金你要嗎
執著讓心躁動
為了今生還是來生
你所執著的都是無常
二、願法向道
道不離開自己的心
太陽一直都在
迷惑原來是這樣產生的
因緣聚會的東西不真實
從放下我開始
禪修為了消除痛苦
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
習慣坐,心不散
佛陀提醒的注意事項
一切如夢如幻
不能輕率法的珍貴
禪修的兩個考驗
三、願道斷惑
斷除迷惑,從執著中解脫
檢驗心有沒有向法
所有的修持都朝向解脫
痛苦時你想的是什麼
觀察再觀察
四、願惑顯智
「岡波巴四法」包含一切法
出去的心要再回來
面對問題就是智慧
斷除迷惑,一切圓滿
參、問問題——口訣指導
觀想其實就是念
心是無法又想又看的
病痛是最好的所緣境
透過「九住心」讓心平靜
業力就是你的個性
坐姿無分男女
咒語不全是真言
文字試閱
牧民的燈泡不會亮 |
藏族有一個止的禪修的故事。故事是說有一位藏區的牧民,他有一天到城市裡就很驚訝的說:「哇!怎麼燈都會亮!」因為牧區是沒有電的,所以他很驚訝。這時候有人跟他解釋這是用水發的電,「那怎麼接的呢?」那個人告訴他,就是燈泡接個線,用水,然後就可以發電了。他一想:「哇!這麼好的方法。」所以就買了燈泡,也買了一條線,然後回到他的家鄉。
他跟家鄉的人說找到好方法可以發電,就把燈泡接了一條線,那條線就放到水裡。但是,燈卻一點都沒有亮。
這在比喻什麼呢?就是比喻我們止的禪修就像這樣。燈泡能夠亮,是由很多的因緣聚合,用水力發電後才能夠亮。僅僅是一個燈泡、一條線加上水,但不知道當中的原理和方法的話是不會亮的。同樣的,我們作止的禪修,你可能具備了一些方法、工具,但是真正的原理是身、口、意的三種惡行要斷除,不斷除就沒有抓到原理,你就會發現很努力要成就,還是沒有成就。然後,你又會努力的調整身體,努力的想修,但是燈泡就是沒有辦法亮起來。所以,要生起止的因,它的條件、基本是什麼?就是要去觀察我們身、口、意的惡行,然後將它斷除,才有可能讓我們生起止的禪修,燈泡才可能亮。因此,禪修很重要的是要問問自己:各種的因緣、原理你抓到了沒有?
知足少作務 |
還有幾個幫助我們生起止的禪修很好的方法,可以說是特殊、不共的方法,第一個就是知足,第二個就是少一點事情,不要太忙,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什麼是知足呢?知足就是怎樣都可以,你不會要求、希望太多,這是知足。如果你具備了知足的心,還有不要讓自己太忙,那麼要生起止的禪修並不困難。並不是只有我這樣講,佛陀也一直提醒我們:一位行者就是要具備知足的心,還有要「少作務」。「少作務」就是不要那麼忙,少一點工作。的確,有時候想想,如果又不知足,又忙得不得了,你的心就永遠在追逐著那些事情上面,不可能真正靜得下來。這兩者一個像水一個像火,水火是不容的。因此,要知足,同時要讓自己靜下來,不要太繁忙,那麼止的禪修才比較有可能生起。
天天練習才有用 |
有時候有些人會來問:「上師!我修止修了一段時間了,但是怎麼完全沒有辦法生起止的禪定?」如果仔細再問發問的人:「那你每天到底修多長時間呢?」他會說:「大概每天五分鐘、十分鐘吧!偶爾會修。」「那你天天都修嗎?」「也不一定啊!有時候想到修一修,有時候不修。」
對於一位真正的禪修者來說,聽到這樣的回答都會覺得滿好笑的,就好像如果有一天一個人跑來問你:「我怎麼努力那麼久,就是賺不到錢啊!」如果你問他:「那你每天是怎麼樣努力工作呢?」他說:「我每天大概十分鐘、五分鐘工作一下,有時候工作、有時候不工作。」你覺得他會賺到錢嗎?大家聽了都會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禪修也是這樣子。如果真的每天花大概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很長時間不間斷的去作止的禪修,然後他來問:「上師!我的止的禪修好像沒有什麼進步,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問題,作錯了什麼?」這時候這個問題才是有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真正不斷努力去作了之後,才有覺受或一些相關的問題出現。就像剛剛那個比喻,如果每天只是偶爾工作一下,當然不可能賺到錢,所以當我們修止的禪修,也是要這樣子努力去做。
既然知道是煩惱就要丟掉
止是專注所緣,觀是無執
真正禪修者問的是覺受問題
解脫有分大小乘
要用歡喜的心作四加行
心裡想的大便用不著害怕
要不要看清楚視作什麼修持而定
如果真的看到就要清楚的形容
要具備信心就要認識痛苦
止觀的差別在有沒有真正認識心
痛了還是要繼續修
觀察的心會帶來很大的利益
心跟念頭分離的執著就是所知障
禪修時不會知道自己臉紅
體悟無常就是沒有執著
心也是和合而成的
禪修時的小事不要當成大事
能不能解脫要靠你自己
沒有聽過佛號要默念
不可能看到小的,看不到大的
真正的融入是非物質的